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May Day),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者”共同拥有的节日。 |
![]() |
各国庆祝 泰国——1日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 俄罗斯——5月1-3日全国放假,届时各政党都会齐聚红场进行演讲等,普通市民会举行游行。 德国——1日放假一天。 秘鲁——1日放假,2日补休。 波兰——1日放假,由于3日是波兰国庆节,有的单位会从1日休到3日。 美国——1日休假一天,没什么庆祝活动。 意大利——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活动的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
劳动节加班工资计算 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全部工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0.92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节假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