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再次以“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绿色生产的同时,也在倡导一种绿色生活方式。
查看详细>>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今年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查看详细>>
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才是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但要实现国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还必须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 查看详细>>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国家发展与民生诉求最大的公约数之一从改革开放到如今查 看详细>>
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虽说中国今天治污比发达国家一百多年前做得好,但在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心情一点儿也不轻松反而是倍感沉重查看详细>>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 查看详细>>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自2004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有近200个城市参与其中,还有12个省区开展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这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查看详细>>
长江经济带建设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 查看详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福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当走一条生产…… 查看详细>>